上证指数在 3280 点附近形成短期支撑,但上方 3300 点缺口压力显著,MACD 红柱缩短显示上攻动能衰减。
创业板指面临 1900 点关键位考验,若失守可能引发技术性调整,科创 50 高估值(PE 分位 96.74%)或加剧波动。
沪深 300 股指期货持仓量增至 13.4 万手,表明机构对节后行情分歧加大。
风险因素:美联储 5 月议息会议临近,全球流动性预期变化或加剧外资波动;退市新规下,财务指标踩线公司存在估值重构风险。
机会方向:
科技成长赛道: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28nm 以下制程突破)、AI 应用商业化(多模态模型落地)、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减速器、传感器)构成核心投资逻辑。
新消费复苏:五一假期旅游数据超预期可能带动免税、酒店板块修复,但需警惕消费分级趋势下的结构性机会。
高端制造升级:工业母机、航空航天装备等政策扶持领域,受益于 “新质生产力” 政策导向。
短期:节前缩量震荡或延续,建议控制仓位至 5-6 成,采用 “低吸高抛” 策略应对市场波动,重点关注科技成长板块回踩 10 日均线支撑位的机会。
中长期:聚焦 “新质生产力” 与 “消费复苏” 两条主线,在核心赛道保持底仓配置,同时利用市场波动优化持仓结构,为二季度行情布局蓄力。
风险警示:警惕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地缘政治风险等外部扰动,规避业绩暴雷及退市风险股。
政治局会议定调:4 月 30 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聚焦经济形势与政策部署,提出 “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 等方向,为节后市场注入政策强心剂。会议提及的科技自立自强(AI、半导体)、设备更新(新能源、汽车)、消费刺激(家电、汽车)等领域可能成为资金提前布局的方向。
PMI 数据影响:4 月制造业 PMI 数据将于明日公布,市场预期回升至 50.2(前值 49.7)。若数据重返扩张区间,可能强化经济复苏预期,带动周期股(工程机械、建材)反弹;若不及预期,需警惕市场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