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净流出 50 亿元,深市流出占比超 60%,反映外资对科技成长股的风险规避。但防御性板块如农业(北大荒获增持)、稀土(广晟有色获承接)逆势获得资金关注
外资持股比例较高的消费电子(立讯精密)、新能源(宁德时代)遭抛售,茅台、平安等权重股净流出超 20 亿元
游资活跃度骤降,涨停家数仅 26 只,连板股断层,短线情绪退潮,资金转向防御性操作
机构资金结构性抄底,稀土(中国稀土)、北斗导航等政策受益板块获资金承接,但整体仍以避险为主
.技术面:沪指跌破 3100 点后,下一支撑位指向 2025 年低点 3050 区域,若放量跌破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情绪面:市场恐慌指数(VIX)飙升 34%,全球风险偏好修复需时间,A 股或延续震荡筑底
.政策面:需关注 4 月 10 日公布的 3 月 CPI/PPI 数据,若通胀持续低迷可能强化宽松预期,但短期难改市场悲观情绪
政策对冲:财政部延续助学贷款免息、央行降准等政策释放托底信号,若后续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或行业扶持(如新能源车补贴加码),可能提振市场信心
估值优势:沪深 300 动态市盈率 11 倍,处于历史 20% 分位,高股息板块(电力、银行)配置价值凸显
结构性机会:关税反制预期下,农业(转基因)、稀土(出口管制)、国产替代(半导体材料)或成资金避风港
短期:控制仓位,规避高估值成长股及出口依赖型板块,关注农业、稀土、黄金等防御标的。
中期:等待量能企稳(单日成交额需回升至 1.2 万亿以上)及外资回流信号,重点布局政策受益的低空经济、新基建领域。
长期:A 股 3000 点附近估值具备吸引力,可逢低分批配置宽基 ETF,但需警惕地缘政治及全球衰退风险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经济衰退、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