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政策托底:国务院《岗位挖潜扩容方案》明确支持先进制造、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智能装备(如汇川技术)、生物医药(如恒瑞医药)等板块或获资金关注。央行 “择机降准降息” 表态强化流动性宽松预期,券商板块(如中信证券)若放量异动可能带动指数反弹。
资金分歧加剧:北向资金 3 月 28 日呈现 “沪强深弱” 特征(沪股通净流入 25.59 亿元,深股通净流出 2.25 亿元),显示外资对大盘蓝筹的偏好。主力资金净流出 283.9 亿元,科技股遭大幅减持,但散户资金逆势抄底,小单净流入 310.3 亿元,低位科技股(如消费电子、半导体)或存在修复机会。
指数短期承压:上证指数跌破 5 日、10 日均线,3250 点支撑位面临考验;创业板指若失守 2100 点或引发技术性抛压。但科创 50 指数逆势上涨 1.12%,光刻机(如芯碁微装)与半导体设备(如北方华创)表现活跃,显示科技成长股仍具韧性。
量能决定反弹高度: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至 1.12 万亿元,若明日早盘半小时成交额突破 2000 亿元,且券商等权重板块配合放量,指数有望尝试冲击 3380 点压力位;反之,若量能持续萎缩,市场或延续弱势震荡。
贵金属:国际金价突破 3100 美元 / 盎司,西部黄金、赤峰黄金等涨停,叠加贸易摩擦与地缘风险升温,避险需求或推动板块延续强势。
医药生物:创新药(如百济神州)受益于医保谈判提前、集采降幅温和,GLP-1 减重赛道(如华东医药)竞争升级,叠加机构持仓低位,板块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政策加码,中微公司、至纯科技等标的受主力资金逆势加仓,但需警惕美国制裁引发的供应链扰动。
AI 应用:百纳千成 20% 涨停,AI + 教育(如科大讯飞)、AI + 医疗(如卫宁健康)等场景落地加速,但需规避无业绩支撑的题材炒作。
化工:双季戊四醇等产品价格半年涨幅超 175%,中毅达、华融化学等标的或维持热度,但需警惕产品价格回落风险。
消费复苏:白酒(如贵州茅台)、免税(如中国中免)受益于清明假期消费预期,政策层面 “家电以旧换新” 细则落地可能催化格力电器等标的。
防御配置:优先关注贵金属(山东黄金)、医药(恒瑞医药)等高股息资产,对冲市场波动。
超跌反弹:逢低布局半导体(中芯国际)、消费电子(立讯精密)等调整充分的科技板块,博弈政策催化与资金回流。
政策主题:跟踪低空经济(中信海直)、人形机器人(绿的谐波)等新质生产力方向,把握事件驱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