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整体表现:震荡中寻求方向
3 月 27 日,A 股市场呈现低开高走后窄幅震荡格局,三大指数最终微幅收涨。上证指数报 3373.75 点,涨 0.15%;深证成指涨 0.23%,创业板指涨 0.24%。两市成交额 1.19 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 364 亿元,但仍处于近期相对低位。个股表现分化明显,超 3300 只个股下跌,仅 1900 余只上涨,市场情绪谨慎中带有局部博弈特征。
二、驱动因素分析
政策面与资金面支撑
央行当日开展 2185 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净回笼 500 亿元,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部明确 2025 年赤字率维持 4%,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及专项债合计 5.7 万亿元,重点投向基建、消费及科技领域,为市场提供中长期资金预期。此外,生态环境部将钢铁、水泥等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加速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推动资金向低碳经济领域倾斜。
中美经贸关系动态
中美经贸牵头人视频通话释放稳定信号,但美国宣布 4 月 2 日起对进口汽车加征 25% 关税,短期或对出口链形成扰动。不过,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机构上调中国股票目标价,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兴趣回升至近四年新高,显示长期配置需求仍在。
三、板块轮动与热点解析
化工与半导体双主线领涨
化工板块:受益于硫酸、双季戊四醇等产品价格持续攀升(硫酸年内涨幅超 66%),叠加出口数据亮眼(1-2 月化工品出口强劲),中毅达、华尔泰等多股涨停。机构指出,供需错配下化工品涨价逻辑延续,或催生阶段性机会。
半导体板块:国产替代预期升温,光刻机、光刻胶概念股集体走强。消息面上,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加速突破,叠加存储芯片价格回暖(美光、三星计划 4 月提价),海立股份、凯美特气等涨停。中信证券认为,国产光刻机产业链国产化率不足 3%,政策推动下长期空间明确。
消费与科技分化
风险警示与退市压力
年内已有 22 家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去年同期仅 3 家),财务造假及信息披露违规个股风险持续暴露,投资者需规避绩差股。
四、资金动向与技术面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