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A 股市场呈现震荡调整格局,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个股普跌态势显著。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 3351.31 点,跌 0.67%;深证成指报 10607.33 点,跌 0.57%;创业板指报 2128.21 点,跌 0.79%。沪深两市成交额 1.12 万亿元,较前一日缩量 717 亿元,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乐观逻辑:盈利改善(MSCI 中国指数成分股 2024Q4 业绩超预期)、估值修复(A 股较新兴市场折价收窄)、政策红利(降准降息预期)三重驱动,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机构上调沪深 300 目标位至 4220-4700 点。
风险提示:外部贸易摩擦、业绩暴雷(年报密集披露期)、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
配置建议:短期关注贵金属、创新药等防御性板块,中期布局 AI 算力、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科技主线,同时逢低吸纳消费复苏(白酒、免税)及高股息资产(煤炭、电力)对冲波动
贸易摩擦升级: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加征 25% 关税的决定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美股三大指数连续两日收跌,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巨头跌幅超 7%
。这一政策将冲击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2024 年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占比达 12%),叠加 4 月 2 日 “对等关税” 生效预期,市场风险偏好或进一步承压。
科技制裁深化:美国将 50 余家中国企业列入 “实体清单”,半导体设备(如中微公司)、AI 算力(如浪潮信息)等领域面临技术封锁压力。但国产替代政策(如《岗位挖潜扩容方案》提及的 “人工智能 +” 行动)可能催化光刻机、半导体材料等自主可控方向的反弹。
国内政策托底:国务院《岗位挖潜扩容方案》明确支持先进制造、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智能装备(如汇川技术)、生物医药(如恒瑞医药)等板块或获资金关注。央行 “择机降准降息” 表态强化流动性宽松预期,券商板块(如中信证券)若放量异动可能带动指数反弹。
资金分歧加剧:北向资金 3 月 28 日呈现 “沪强深弱” 特征(沪股通净流入 25.59 亿元,深股通净流出 2.25 亿元),显示外资对大盘蓝筹的偏好。主力资金净流出 283.9 亿元,科技股遭大幅减持,但散户资金逆势抄底,小单净流入 310.3 亿元,低位科技股(如消费电子、半导体)或存在修复机会。
指数短期承压:上证指数跌破 5 日、10 日均线,3250 点支撑位面临考验;创业板指若失守 2100 点或引发技术性抛压。但科创 50 指数逆势上涨 1.12%,光刻机(如芯碁微装)与半导体设备(如北方华创)表现活跃,显示科技成长股仍具韧性。
量能决定反弹高度: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至 1.12 万亿元,若明日早盘半小时成交额突破 2000 亿元,且券商等权重板块配合放量,指数有望尝试冲击 3380 点压力位;反之,若量能持续萎缩,市场或延续弱势震荡。
贵金属:国际金价突破 3100 美元 / 盎司,西部黄金、赤峰黄金等涨停,叠加贸易摩擦与地缘风险升温,避险需求或推动板块延续强势。
医药生物:创新药(如百济神州)受益于医保谈判提前、集采降幅温和,GLP-1 减重赛道(如华东医药)竞争升级,叠加机构持仓低位,板块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政策加码,中微公司、至纯科技等标的受主力资金逆势加仓,但需警惕美国制裁引发的供应链扰动。
AI 应用:百纳千成 20% 涨停,AI + 教育(如科大讯飞)、AI + 医疗(如卫宁健康)等场景落地加速,但需规避无业绩支撑的题材炒作。
化工:双季戊四醇等产品价格半年涨幅超 175%,中毅达、华融化学等标的或维持热度,但需警惕产品价格回落风险。
消费复苏:白酒(如贵州茅台)、免税(如中国中免)受益于清明假期消费预期,政策层面 “家电以旧换新” 细则落地可能催化格力电器等标的。
防御配置:优先关注贵金属(山东黄金)、医药(恒瑞医药)等高股息资产,对冲市场波动。
超跌反弹:逢低布局半导体(中芯国际)、消费电子(立讯精密)等调整充分的科技板块,博弈政策催化与资金回流。
政策主题:跟踪低空经济(中信海直)、人形机器人(绿的谐波)等新质生产力方向,把握事件驱动机会。
外部冲击:美联储 3 月议息会议若释放鹰派信号,可能引发外资单日净流出超 100 亿元
。
业绩暴雷:4 月年报密集披露期,通信(如中兴通讯)、消费电子(如歌尔股份)等板块需回避商誉高企、现金流恶化的标的。
技术破位:上证指数若有效跌破 3250 点,或触发量化交易止损盘,加剧市场调整。
摩根士丹利:上调沪深 300 目标位至 4700 点,强调盈利改善(MSCI 中国指数成分股 2024Q4 业绩超预期)与政策红利(降准降息)双重驱动。
关键点位:上证指数短期压力位 3380 点,支撑位 3250 点;创业板指压力位 2150 点,支撑位 2100 点。
量能观察:若成交额突破 1.2 万亿元,市场有望迎来反弹契机;否则维持结构性行情判断。
明日 A 股市场将在贸易摩擦与科技制裁的双重压力下延续震荡,但政策托底与资金抄底或催生结构性机会。投资者宜保持 5-6 成仓位,以防御板块为盾,以超跌科技为矛,重点关注贵金属、医药、半导体设备等方向,同时警惕美联储政策转向与业绩暴雷风险。
下周牛股:
驱动因素:3 月 28 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5.34 亿元,占成交额 29.37%,游资(如国泰君安南京太平南路)主导封板
政策红利:作为国内通用航空龙头,子公司海直通航落户武汉经开区,承接华中区域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预计 2025 年直升机运营收入增长 45%
技术突破:PD-1 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肝癌 III 期数据超预期,预计 2025 年海外销售额突破 5 亿美元
资金动向:北向资金 3 月 28 日净买入 3.6 亿元,深股通持仓比例升至 8.9%
外部风险:美国 4 月 2 日对华汽车加征 25% 关税生效,关注特斯拉供应链(如旭升集团)冲击
技术破位:上证指数若跌破 3250 点,需减仓避险,重点关注贵金属(山东黄金)、电力(长江电力)等防御板块。
激进型投资者:可关注大位科技(算力)、中信海直(低空经济),仓位控制在 3-4 成。
稳健型投资者:优先布局恒瑞医药(创新药)、立讯精密(消费电子),仓位 5-6 成。
防御型投资者:配置山东黄金(贵金属)、长江电力(高股息),仓位 2-3 成。
上证指数压力位 3380 点,支撑位 3250 点;
创业板指压力位 2150 点,支撑位 2100 点;
量能阈值:若早盘半小时成交额突破 2000 亿元,市场有望放量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