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持续走强:建设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等多股创历史新高,板块指数连续 3 日上扬,年化股息率中位数达 4.57%,部分个股超 5%12。降准释放流动性叠加低估值优势,成为资金避险的重要选择。
纺织制造逆势领涨:工信部与商务部联合发文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叠加一季度出口数据超预期,万事利、华纺股份等多股涨停,板块涨幅达 2.87%256。平安证券指出,服装制造及出口企业有望迎来机遇。
科技成长板块调整:半导体板块重挫 2.64%,华虹公司、乐鑫科技等跌超 7%,中芯国际港股跌 6%,受业绩分化、大基金减持传闻及中美关税谈判不确定性影响。机器人、AI 应用、消费电子等前期热门题材同步回调,北向资金净卖出科技权重股加剧抛压。
电力板块反复活跃:夏季用电高峰预期叠加电改深化,华电辽能等个股涨幅超 9%,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 20 亿元。
北向资金分化:沪股通与深股通同步净流出,但连续 3 日净流入的趋势显示外资对军工和科技板块的中长期看好,重点加仓中航系、AI 算力标的。
主力资金流向:通信设备(+28.21 亿)、电力(+20 亿)、电池(+12 亿)获净流入,半导体(-17.23 亿)、计算机(-30.2 亿)、国防军工(-12.4 亿)遭抛售,资金呈现 “高低切换” 特征13。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股逆势获主力加仓,显示对新能源赛道的结构性看好。
融资余额回升:截至 5 月 8 日,两市融资余额达 1.52 万亿元,较前一日增加 45 亿元,杠杆资金情绪有所回暖。
个股普跌与分化:全市场超 4000 只个股下跌,仅 1212 只上涨,跌停股增至 13 只,连板高度压缩至 3 板,短线情绪趋于谨慎。但纺织制造、银行等防御板块逆势走强,显示资金在分化中寻找确定性机会。
技术面承压:沪指连续三日围绕 60 日均线震荡,3350 点附近压力显著,创业板指失守 2000 点整数关口,科创 50 跌破 1000 点支撑位,短期调整压力增大。若量能无法重回 1.3 万亿上方,需警惕高位题材股补跌风险。
国内政策支持:央行降准 0.5 个百分点释放约 1 万亿元流动性,直接利好金融、地产链及消费板块。《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与财政政策发力预期,为市场提供中长期支撑。
国际局势扰动:中美首轮经贸谈判在瑞士开启,市场对关税调整、技术合作等议题高度关注,若释放积极信号或提振出口型科技企业估值。欧盟拟对 950 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全球贸易链波动风险加剧。
渤海证券认为,市场流动性韧性较强,短期或延续震荡上行;中原证券预计政策与业绩双轮驱动的结构性行情延续,需平衡防御与成长;东莞证券指出技术形态上沪指仍处于企稳向上态势,中长期资金入市预期增强。综合来看,市场在政策呵护下具备韧性,但需警惕外部风险与业绩证伪压力,建议关注低估值红利板块及政策催化明确的科技细分领域。
银行股:降准释放流动性叠加低估值优势,建设银行、江苏银行等个股连续创历史新高,年化股息率中位数达 4.57%,成为资金避险首选。
电力板块:夏季用电高峰预期叠加电改深化,华电辽能等个股逆势活跃,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 20 亿元。
纺织制造:工信部与商务部联合推动产业升级,叠加一季度出口数据超预期,万事利、华纺股份等涨停,平安证券指出服装制造及出口企业有望迎来机遇。
军工:地缘局势扰动叠加业绩确定性,中航系、航天南湖等标的获北向资金连续加仓,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 32 亿元。
半导体:板块今日重挫 2.64%,但外资连续 3 日净流入显示中长期看好。若中美谈判释放积极信号,设备材料端(中微公司、沪硅产业)或率先反弹。
AI 算力:英伟达产业链(新易盛、中际旭创)尾盘获主力资金大幅流入,若美股科技股企稳,可能带动板块情绪回暖。
消费电子:受苹果供应链调整及关税谈判不确定性影响,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遭主力资金抛售,需警惕业绩证伪压力1。
新能源汽车:板块近期波动加剧,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股跌破关键支撑位,可能拖累整个赛道估值。
量能释放节奏:早盘 10:00 前成交额需达 800 亿元以上,否则市场难以突破阻力区。
北向资金动向:若深股通持续加仓科技龙头,可能带动成长股情绪修复;反之,若沪股通大幅减持金融股,需警惕指数回调。
中美谈判进展:关注 5 月 9 日晚间是否释放关税调整、技术合作等积极信号,这将直接影响科技、出口板块的短期走势。
美股科技股表现:纳指期货若反弹站稳 17900 点,可能提振 A 股科技板块风险偏好;反之,若谷歌、苹果等继续下跌,或拖累相关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