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就业、促消费,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在即,政策红利释放提振市场信心25。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 4 月 24 日开幕,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机器人产业链获资金追捧2526。
华为发布全液冷兆瓦级超充技术,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量产在即,新能源技术迭代推动相关板块热度2526。
3300 点上方套牢盘密集,若量能无法持续放大(需 1.2 万亿元以上),指数可能回踩 3250 点支撑2122。
4 月下旬为季报密集披露期,警惕部分业绩变脸个股引发的局部踩踏21。
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如俄乌冲突)可能扰动市场情绪2526。
科技成长:机器人(特斯拉 Optimus 量产预期)、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消费电子(AI 终端创新)。
高端制造:新能源车(出口增长)、工业母机(政策支持)。
防御品种:黄金(避险需求)、高股息蓝筹(外资配置偏好)。
控制仓位至 5-7 成,优先关注政策催化明确、业绩确定性高的板块。
避免追高近期涨幅过大的题材股,逢低布局调整充分的科技龙头。
跟踪北向资金流向、早盘半小时成交额及 LPR 调整预期等关键指标2123。
政策面:4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关注稳增长政策加码)、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细则25。
产业面:华为开发者大会(5 月)、特斯拉 AI Day(7 月)、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6 月)。
数据面:4 月 PMI(5 月 1 日)、一季度 GDP(4 月 16 日已公布,同比增长 5.4%)9。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3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于 4 月 24 日启动发行,其中 3000 亿元专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 亿元用于设备更新16。政策加码将直接利好新能源汽车、家电等消费板块,同时基建、科技领域的资金供给改善预期升温。
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开幕: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启幕,赛事涵盖人形机器人竞技、应用场景展示及产业论坛6。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将刺激机器人产业链(减速器、传感器、AI 算法)热度,相关标的或延续涨停潮。
产业政策接力:半导体国产化三年计划细则或于本周发布,华为全液冷兆瓦快充技术落地,叠加特斯拉 Optimus 量产预期,科技成长股存在补涨空间。
北向资金回流: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入 38.18 亿元,沪股通加仓贵州茅台、长江电力等蓝筹股,深股通增持半导体设备、AI 算力标的19。若人民币汇率企稳(当前离岸汇率 7.28895),外资或延续配置高股息资产与科技龙头。
内资调仓加速:主力资金净流出 205.98 亿元,但杠杆资金活跃度提升,科创板两融余额环比增加 9.32 亿元1。资金从贵金属、农牧饲渔等防御板块撤离,转向机器人、消费电子等高景气赛道。
沪指 3300 点争夺:指数面临 4 月 7 日跳空缺口(3305-3320 点)与年线双重压制,今日最高触及 3308 点后回落,显示上方套牢盘密集。若明日成交量突破 1.2 万亿元,或开启新一轮上攻;若量能萎缩,可能回踩 3250 点支撑。
创业板指突破信号:创业板指放量站稳年线(1947 点),新能源车、半导体设备等赛道股领涨,若突破 2000 点整数关口,短期上行空间将打开。
双环传动(002472):特斯拉减速器核心供应商,订单同比增长 50%。
江苏雷利(300660):伺服电机龙头,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市占率超 30%。
机器人概念:特斯拉 Optimus 试生产线消息刺激减速器、人形机器人板块爆发,秦川机床、双环传动等 15 股涨停1。明日需关注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重点标的包括:
AI 算力:华为全液冷兆瓦快充技术发布,液冷服务器需求爆发,工业富联、中科曙光等受益。
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设备龙头受益国产替代加速,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120%。
新能源汽车:政策端 “以旧换新” 细则落地,比亚迪、中通客车等受益;产业端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量产在即,技术迭代推动板块热度。
跨境支付:上海跨境金融新政推动 CIPS 系统扩容,新晨科技、拉卡拉等涨停,板块或延续活跃。
市场短期波动加剧,险资加速配置长江电力(股息率 70%)、中国神华(2024 年净利润增 15%)等高股息资产。
技术面回调压力:沪指 3300 点上方套牢盘密集,若量能无法持续放大(需 1.2 万亿元以上),指数可能回踩 3250 点。
业绩披露风险:4 月下旬为季报密集披露期,警惕部分业绩变脸个股(如铁拓机械解禁占比 65%)引发的局部踩踏。
外部冲击: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戴利称利率或维持高位更久)、特朗普关税政策(拟对华加征 54% 关税)可能扰动市场情绪。
资金流向:北向资金动向、早盘半小时成交额、龙虎榜主力资金净流入板块。
政策信号: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细则、中央政治局会议稳增长政策加码。
科技成长:逢低布局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等调整充分的龙头,避免追高。
消费复苏:关注新能源汽车、家电等低估值标的,把握政策红利。
防御品种:配置银行、电力等高股息资产,对冲市场波动。
仓位管理:控制仓位至 5-7 成,优先关注政策催化明确、业绩确定性高的板块。
板块轮动策略:
关键指标跟踪:
政策面:4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关注稳增长政策加码)、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
产业面:华为开发者大会(5 月)、特斯拉 AI Day(7 月)。
数据面:4 月 PMI(5 月 1 日)、一季度 GDP(同比增长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