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处于政策托底与情绪修复的博弈阶段,短期或延续震荡筑底格局,上证指数波动区间 3050-3180 点。
若早盘放量跌破 3000 点,需警惕融资盘强平引发的二次踩踏风险。
政策底强化:汇金增持 ETF 与设备更新政策形成共振,A 股估值中枢下移后,核心资产的配置窗口正在打开。
外部风险缓和:若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或中美关税谈判取得进展,成长股或迎来估值修复。
仓位管理:建议维持 5-7 成仓位,优先配置政策受益的农业、消费及低估值蓝筹。
波段机会:关注超跌科技股(如半导体设备)的反弹机会,但需严守止损纪律。
风险防范:规避业绩暴雷股及高质押标的,密切跟踪北向资金流向与成交量变化。
流动性宽松加码:央行 4 月 8 日开展 1674 亿元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资金 1046 亿元,叠加 MLF 超额续作,释放明确宽松信号。市场对 4 月降准降息的预期升温,政策底进一步夯实。
“国家队” 持续护盘:中央汇金单日增持 ETF 超 50 亿元,中国诚通等机构同步入场,重点托底金融、消费等权重板块。沪深 300ETF 尾盘放量成交 500 亿元,显示部分资金尝试抄底。
美方极限施压:特朗普政府威胁 4 月 9 日对华加征 50% 关税,中方已准备六大反制措施,包括加征美大豆关税、禁止美禽肉进口等。出口依赖型板块(如电子、机械)面临短期冲击,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 30 亿元,外资避险情绪升温。
市场提前反应:A 股 4 月 8 日已出现恐慌性抛售,消费电子、光伏等板块超 140 股跌停,显示关税风险已部分消化。若政策落地力度不及预期,或触发超跌反弹。
美股暴跌传导压力:道指 4 月 7 日重挫 5.5%,纳指进入熊市,科技股 “七巨头” 市值蒸发超 2 万亿美元。亚洲市场如日经 225 指数触发熔断,全球风险偏好降至冰点。
大宗商品波动加剧:布伦特原油跌破 65 美元 / 桶,黄金震荡下跌,流动性压力可能进一步压制成长股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