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收报 3348.44 点,上涨 0.38%,延续近期围绕 3350 点的窄幅震荡。金融、能源等权重板块护盘动作明显,但成交量缩量至 4994 亿元,显示市场在关键点位前的谨慎心态。
深证成指:微跌 0.01% 至 10503.66 点,科技成长板块内部多空分歧加剧,半导体、新能源等赛道分化明显。
创业板指:下跌 0.09% 至 2101.88 点,盘中一度跌破 2100 点后回拉,显示成长股短期承压。
个股表现:3855 家上涨、1406 家下跌,涨跌幅中位数为 + 0.82%,赚钱效应集中在中小市值标的。
医药生物全线爆发:创新药、CRO、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领涨,板块内超 30 只个股涨停。政策层面,2025 年医保谈判提前至 4 月申报,叠加国资委鼓励国企在生物医药领域并购重组,推动行业整合预期升温。科伦药业、泽璟制药 - U 等个股获机构席位大额买入,北向资金逆势加仓医药股
可控核聚变概念掀涨停潮:受 “中国环流三号” 实现电子温度 1.6 亿摄氏度的技术突破推动,兰石重装、中洲特材等多股涨停,板块内成交额较前日放大 120%。这一政策驱动的新兴赛道成为资金短期聚焦点。
林业与黄金避险属性凸显:林业板块受益于碳中和背景下碳汇交易试点扩容,平潭发展、福建金森等个股上涨;黄金股则因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引发避险需求,山东黄金、赤峰黄金等创历史新高。
科技板块分化:光刻机、AI 硬件等方向活跃,但算力、机器人等板块回调,显示资金在科技内部调仓。
北向资金:净流入 28 亿元,连续三日加仓 A 股,重点配置医药(泽璟制药 - U)、消费等防御性板块,显示外资对中长期走势的信心。
主力资金:净流出 148.7 亿元,呈现 “防御性板块吸金、成长股遭抛售” 特征。医药生物净流入超 50 亿元,而计算机、银行板块净流出居前。
杠杆资金:两融余额高位回落,显示投资者对高估值板块的谨慎态度。
国内政策:3 月制造业 PMI 回升至 50.5%,非制造业 PMI 达 50.8%,经济复苏势头增强;财政部发行 5000 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银行资本,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
国际风险:美国计划于 4 月 2 日宣布对华加征 20% 关税,涵盖汽车、半导体等领域,引发市场避险情绪。亚太股市普遍下跌,日经 225 指数跌超 4%,港股恒生指数跌 1.3%。
美联储政策:维持利率不变,点阵图显示 2025 年或降息两次,市场预期 6 月降息概率升至 62%,短期对 A 股流动性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