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来看,市场面临年报披露期业绩验证及外部关税扰动,科技成长板块或延续震荡。但政策托底预期(如降准降息、扩大内需)及低估值周期股补涨机会仍存。投资者可关注:
可控核聚变、军工电子等政策催化方向;...


3 月 25 日 A 股呈现窄幅震荡格局,上证指数微跌 0.05 点收于 3369.98 点,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小幅调整,北证 50 逆势飘红。技术面上,沪指连续两日在 3340-3360 区间获得支撑,该区域为前期密集分时线低点共振区域,显示多头防守意愿较强。不过,上方 3380-3400 点仍面临日线级别反压,需量能配合才能突破。港股尾盘拉升带动 A50 期指走强,或为明日市场提供情绪支撑,但量能萎缩至 1.26 万亿元(较前一日缩量 1925 亿元),显示场外资金仍存观望情绪。
可控核聚变概念延续强势
受全球能源转型及国内 “中国环流三号” 等装置进展推动,板块指数盘中飙升逾 6%,久盛电气、天力复合等 10 余股涨停。机构指出,核心材料(特种金属、超导带材)及装置环节将显著受益于行业加速落地。
煤炭、化工等周期股补涨
煤炭板块受库存低位及夏季需求预期提振,大有能源 12 天 6 板;化工板块因钛白粉涨价及春耕需求预期,江天化学等多股涨停。资金避险偏好下,业绩确定性较强的周期股成为资金配置方向。
人形机器人概念午后回流
受智元机器人融资消息刺激,板块跌幅收窄至 0.8%,显示资金对科技主线的反复博弈。
算力、AI 概念股持续调整
高盛下调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预期加剧市场担忧,首都在线跌超 16%,浪潮信息等权重股走弱。机构提醒需警惕高估值科技股的业绩兑现风险。
ST 股及微盘股重挫
香雪制药等 3 股因财务造假被 ST 后跌停,带动绩差股集体抛售,深水海纳等 20 余股跌超 10%。临近年报披露期,资金加速撤离业绩风险标的。
北向资金午后加速流入,全天净买入 50 亿元,主要增持金融、地产等蓝筹股。内资则持续流出科技板块,计算机、通信服务净流出居前。资金流向显示市场正从题材炒作向业绩确定性方向转移,低估值周期股及消费蓝筹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