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理论
来源:股典钟量化炒股机器人 | 作者:股典钟量化炒股机器人 | 发布时间: 2024-07-06 | 241 次浏览 | 分享到:
1、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2、库兹涅兹周期理论

一、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是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中历时50-60年的周期性波动的理论。 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美国发表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一文中首先提出。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来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生产力发展的周期。这种生产力发展的周期是由科学技术发展的周期决定的。科学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这个体系进行适当的划分是分析的出发点。

简介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前苏联学者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提出,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存在着45~60年的长期波动。这种长期波动被人们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这里把科学技术体系划分为科学原理、技术原理和应用技术三个层次。在这三个层次的关系上,科学原理的发展决定技术原理的发展,技术原理的发展不可能超越科学原理决定的限度;同样地,技术原理的发展决定应用技术的发展,而应用技术的发展又受到技术原理的限制。在科学原理的发展促进技术原理的发展、技术原理的发展促进应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原理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科学原理的发展。一定的技术原理在它的潜力基本得到发挥、转化为应用技术并物化为生产力以后,这一定的技术原理就会面临突破。技术原理的突破是以它转化的应用技术及物化的生产力为基础、并以一定的科学原理为前提的。同样地,科学原理的发展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一定的科学原理在它的潜力基本发挥并转化为技术原理、应用技术和物化为生产力以后,也会面临突破,这种突破也是以它转化的技术原理、应用技术和物化的生产力为基础的。 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地自我否定的过程。这种自我否定的力量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蓄积起来的,是一个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过程。德国学者杰哈德·门施“在70年代研究了110种技术创新,通过统计创新时间(最初商业化时间),画出了创新发生时间——创新频率曲线,结果曲线呈波浪形的长期波动趋势。曲线表明18世纪60年代,1825年、1885年和1925年这4个技术创新的高峰时刻正是世界性经济萧条的中期。因此,他得出结论,经济萧条是技术创新迸发的前提,技术创新的结果是表现为经济增长。”英国学者弗利曼根据1920~1970年62项创新的发明时间和大规模商业应用时间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按技术体系进行的,新技术体系中的各项技术在各自产业中的份额按S形曲线增长。所以,整个新技术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各种技术的S形曲线的迭加⑧。他们的研究结论从应用技术和物化生产力方面反映了科学技术体系的辩证发展过程。

定义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前苏联学者康德拉季耶夫对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100多年的批发价格水平、利率、工资、对外贸易等36 个系列统计项目的加工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可能存在3个长波
(1)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年,共60年;
(2)从1849年到1896年,上升为24年,下降为23年,共47年;
(3)从1896年起,上升24年,1920年以后是下降趋势。

全过程为140年,包括了两个半的长周期,显示出经济发展中平均为50-60年一个周期的长期波动。 康德拉季耶夫认为,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金矿的发现、黄金产量和储量的增加等因素都不是导致长波运动的根本原因。例如,新市场的扩大一般不会引起长时期的经济高涨,相反,经济高涨会使扩大新市场成为可能和必要。技术的新发现一般出现在长周期的下降阶段,这些新发现只会在下一个大的上升阶段开始时被大规模地应用。由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在扩大经济实力方面引起高度紧张的局势,因此,它又是挑起战争和革命的主要因素。康德拉季耶夫认为,长波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实质固有的那些东西,尤其与资本积累密切相关。

提出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是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中历时50-60年的周期性波动的理论。
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美国发表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一文中首先提出。
他对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100多年的批发价格水平、利率、工资、对外贸易等36个系列统计项目的加工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可能存在3个长波:
(1)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年,共60年;
(2)从1849年到1896年,上升为24年,下降为23年,共47年;
(3)从1896年起,上升24年,1920年以后是下降趋势。全过程为140年,包括了两个半的长周期,显示出经济发展中平均为50-60年一个周期的长期波动。

康德拉季耶夫认为,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金矿的发现、黄金产量和储量的增加等因素都不是导致长波运动的根本原因。例如,新市场的扩大一般不会引起长时期的经济高涨,相反,经济高涨会使扩大新市场成为可能和必要。技术的新发现一般出现在长周期的下降阶段,这些新发现只会在下一个大的上升阶段开始时被大规模地应用。由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在扩大经济实力方面引起高度紧张的局势,因此,它又是挑起战争和革命的主要因素。康德拉季耶夫认为,长波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实质固有的那些东西,尤其与资本积累密切相关。

诠释

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Dimitrievich Kondratiev,1892—1941)是十月革命前后都很活跃的俄国学者,作为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声誉主要来自长波理论。所谓“长波”指的是经济成长过程中上升与衰退交替出现的一种周期性波动。由于康德拉季耶夫观察到的周期比人们观察到的另外两种经济波动的周期“朱格拉周期”和“基钦周期”明显要长,所以被叫做长波或者长周期。

主要影响

在康德拉季耶夫以前,人们已经注意到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时段的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提出过长周期的设想。康德拉季耶夫的贡献在于用大量经验统计数据检验了长周期的设想,从而使之成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周期理论。因此,1939年经由熊彼特提议,世界经济学界都接受了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这一术语指称经济成长过程中长时段的波动。

出现

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最早见于1919— 1920年完成(1922年出版)的《战时及战后时期世界经济及其波动》一书,此后,关于长波理论他又先后发表了《经济生活中的长波》(1925年)和《大经济周期》(1928年)等论著。在这些论著中,他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着为期54年的周期性波动。按他的研究,世界经济中的第一次长波从18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至1810年为上升期,1810—1817年至1844— 1851年为衰落期;第二次长波开始于1844—1851年,从那时起到1870—1875年为上升期,1870—1875年至1890—1896年为衰落期;第三次长波开始于1890—1896年,至1915—1920年为上升期,而衰落期则开始于1914—1920年间,到他著书之时第三次长波的衰落期仍在继续。在50年左右的周期中,一般说头15年是衰退期;接着20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采用,经济发展快,显示出一派兴旺景象;其后 10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5~10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熊彼特等人后来继承和发展了长波理论,并重新确定了资本主义经济三次长周期的起止时间。熊彼特在1934年英译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对三次长周期的分期为:
(1) “长波”I—— 从大约1783年到1842年,是所谓“产业革命时期”,这个周期的基本特征是手工制造或工场制造的蒸汽机逐步推广到一切工业部门和工业国家。
(2) “长波”II—— 从1842年到1897年,是所谓“蒸汽和钢铁时代”或“铁路化时代”,其特征是机器制造的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机,并得到普及。
(3) “长波”IlI—— 从1897年开始(当时这个“长波”尚未最后结束),是所谓“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 ,其特征是电动机和内燃机在一切工业部门中的普遍应用。

方法

康德拉季耶夫的理论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定了长周期的长短,从经验上描述了每个周期中上升和下降阶段的表现。不过,虽然康德拉季耶夫猜测长波的存在与科技革命浪潮有关,但对长波出现的原因却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使用新数据和新技巧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无法确定长波是否真的存在,这使长波理论带有显著的经验假说性质。非常有意思的是,世界上有许多人试图解释长周期存在的原因,提出的猜想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例如,有人认为长周期的存在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有关,有人则认为跟人的世代交替有关,还有人认为跟厂房和设备的更新周期有关,人们还可以猜想长周期跟专利保护的年限有关,从理论上讲,宏观范围内的任何周期都对长周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熊彼特曾试图用他的创新理论对长周期给出了一个系统的解释,但创新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个周期是55年而不是75年。

首先

稳定的长周期最多只可能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存在,从较长的时间尺度上观察,长周期的长短必然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从长期的观点看,并不存在长周期。实际上,人们已经观察到了中周期和短周期紊乱的现象,观察到长周期的破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

长周期最多只可能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经济中存在,人们已经观察到,不同国家的长周期的步调并不一致,那么,可以想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这些国家间的经济往来必然会增多,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会不断越过国界流动,使得这些国家的长周期的步调趋向一致,但这一趋向一致的过程又会被下一次技术革命的浪潮打破,因为技术革命最先会在一个国家出现,然后才向其他国家扩散。所以说,在大量的周期性因素和非周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可能存在一个稳定的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只考察了两个半长周期,到今天人们见到的也不过4个长周期,如果说还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长周期,则完全可能是一种巧合;最后,因为周期性经济波动的一个指标是价格水平的波动,从理论上讲,如果存在周期性的波动,那么这种波动也一定是不可预测的,正如企图预测股票市场走势的各种波浪理论一样,一旦人们知道了这一周期性的波动,人们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套利活动,最终完全化解掉预测中的波动。

显著区别

经济周期理论同普通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它认为经济发展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周期,而且相邻两个周期紧密相连,所以经济周期理论允许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进程做出一个预测,按照前几波的时间外推,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20世纪末开始应该进入第5个长波,于是,非常自然,国内外都有人在第5个长周期的框架下讨论未来几十年中的主导技术、管理方面的变革以及国家应该采取的政策等问题。


二、库兹涅兹周期理论

经济术语

库兹涅兹周期理论:是一种从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中揭示经济周期的理论

理论概述

库兹涅兹周期理论:是一种从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中揭示经济周期的理论
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在《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一书中提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兹认为经济中存在长度为15——25年不等的长期波动。这种波动在美国的许多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建筑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库兹涅茨周期也称为建筑业周期
他认为,现代经济体系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存在一种持续,不可逆转的变动,即“长期运动”。他根据对美、英、法、德、比利时等国19世纪初叶到20世纪初期60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量和35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动的时间数列资料,剔除其间短周期和中周期的变动,着重分析了有关数列的长期消长过程,提出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长度从15年到20年不等、平均长度为20年的“长波”或“长期消长”的论点。
库兹涅兹周期典型的是美国大移民时代就是这一周期的体现,主要标志是两大因素互相作用推进发展,一个是居民财产购建,二是人口转移。80年代中前期主要早期集中在农村改革带来的农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进入到“数量性扩张”,农村住房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资产累积;中后期农民开始了就业变动,“离土不离乡”的过程,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城市居民进入了家用电器普及化过程,城乡居民进入以耐用消费品为主导的“追求消费质量”阶段,家庭资产中的家用电器累积加速。

个人简介

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1901年4月30日-1985年7月8日),俄裔美国经济学家,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生平库兹涅茨1901年出生在俄罗斯帝国平斯克(现属白俄罗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小时候在乌克兰哈尔科夫接受教育。他的大学学习始于俄罗斯,但在1922年转学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于1923年、1924年和1926年先后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
1925年至1926年间,库兹涅茨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担任研究员,对价格的经济模式进行研究。期间的研究产生了他在1930年出版的Secular Movements in Production and Prices(《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一书。
1931年起,库兹涅茨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经济学与统计学的兼职教授,1936年成为全职教授。1954年,他搬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1960年起,加盟哈佛大学,直到1971年退休。[2]此外,他在1960年代末协助台湾大学筹办经济学博士班,成立中国台湾地区第一所经济学博士研究所;他还是中央研究院的名誉院士。
1985年7月8日,库兹涅茨在哈佛大学所在地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去世。
学术贡献:
库兹涅茨在1941年出版了一部重要著作National Income and Its Composition, 1919–1938(《1919-1938年的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书中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研究。他对商业周期以及经济增长不均衡的研究推动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建立。他对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对凯恩斯1936年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进行了经验分析。这个假说促成了首个形式化消费函数的诞生。但库兹涅茨发现凯恩斯的假说表面上正确,实际却仅限于短期情况,无法满足更严格的检验。库兹涅茨的这项研究在经济学界引起轰动。1942年,在Uses of National Income in Peace and War'(《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国民收入使用》)一书中,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库兹涅茨在经济学界率先指出绝对收入假说在长期过程中得到不准确预测。凯恩斯预测,边际储蓄会随着总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而库兹涅茨通过对新数据的分析,证明了经过一个较长时期(1870年至1940年),尽管收入有大幅增长,储蓄率却维持不变。这项研究为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以及其他人提出的生命周期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等铺平了道路。
库兹涅茨所处的时代,经济学有两项主要发展,一个是计量经济学,另一个是凯恩斯革命。这两项研究都利用到库兹涅茨的研究数据。但库兹涅茨本人却既不是计量经济学家,也不是凯恩斯主义者。他在早期曾受其博士导师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的影响,研究了商业周期。米切尔后来终身投入对商业周期的研究,而库兹涅茨却先后致力于季节性波动、长期运动、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等不同研究。他提出的为期15至20年的经济周期后来被称为“库兹涅茨周期”。在国民收入核算方面,他将美国的国民收入往回计算到1869年,并把它依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最终产品以及不同的使用来进行划分。他还度量了贫富人群的分布状况。尽管并非首创者,但他的工作全面而细致,成为这一领域的标准。
库兹涅茨帮助美国商务部将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计算标准化。然而,他并不赞成将GNP作为社会福利水平的一项通用指标,指出“一个国家的福利状况基本不能由其国民生产总值来判断”。
库兹涅茨是发展经济学的早期研究者之一,收集和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他认为,当今的欠发达国家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之前不同的经济问题。他的工作终结了“所有国家都会经历相同的线性过程”这一过分简单化的观点,并且促成了发展经济学的确立。这一学科主要研究现代欠发达国家独特的经济问题。
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中最著名的一项是倒U曲线,又称“库兹涅茨曲线”。倒U曲线描述了收入不均衡与经济增长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这个理论指出:在贫穷国家,经济增长扩大贫富差距;而在富裕国家,经济增长缩小贫富差距。他认为,处在经济增长过程的国家,贫富差距会经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其原理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国家必须将经济重心从农业转向工业。农业社会里,人们的收入差距不大。工业化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进而,由于经济增长,大众教育得到普及,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会迅速增长,并且这一群体也获得更多话语权,能够影响政府的决策。

曲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55年所提出来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又称作“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倒U曲线(inverted U curve))。
曲线解释该曲线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的形状。Y轴表示是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
实证研究该曲线所表明的收入分配变化状况与实证研究并不完全符合,所以也常常被称作“倒U假说”。
鲍克尔特(Paukert)于1970年代通过对五十六个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实证证明。莫里斯(Morris)于1973年,塞尔沁(Syrqiun)于1975年,阿鲁瓦利亚(Ahluwalia)于1976年分别对此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基尼系数,证明了倒U曲线关系确实存在。